3D打印定制化节点竹结构

 
 

 

指导教师

熊璐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钟冠球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冷天翔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课程介绍

原竹杆作为建材具有悠久的历史,具备可再生、高强度与轻质、优良的弹性和隔热性能等多重优势。其快速生长的特性使其成为一种可持续资源,而其独特的自然纹理和易于加工的特性则为建筑设计带来美观与灵活性。此外,经过处理的竹材还具备抗虫害和耐久性,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的生态性能,适合现代环保建筑的需求。但原竹杆与木方、金属型材相比,存在形状各异的问题,传统工艺下难以实现标准化加工,无法融入建筑工业化进程。本次工作营将针对原竹形状各异的特性,探索如何运用3D打印技术定制节点,实现原竹结构的标准化装配;同时发挥3D打印技术在复杂形态制造方面的优势,探索复杂竹结构的设计与建筑。

作为本次系列工作营的一部分,参与者将有机会了解并参与3D打印节点原竹机构的设计到组装工作流程。在这一流程中,本课题将利用3D打印机与扫描仪,实现原竹节点的定制化与标准化制造;同时,参与者将会一起探索3D打印技术对原竹建筑带来的创新可能性;最终完成一个以标准化、装配化、多样化作为目标的实验型原竹建造项目。

课程主要讲解原竹建筑的设计策略与案例、3D打印的原理与实操、打印路径的规划基础等。同时,在结构设计的角度,将以一个复杂形态竹结构的设计搭建过程,讲解相关的设计技术,节点和建造工艺设计等。

 

预期目标

利用桌面式3D打印机制作节点,设计与制作若干缩尺模型,并搭建一个2m*3m左右的装配式轻型原竹空间结构。研究测试相关技术的可行性和问题,以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修正。

计划通过现场过程的全流程搭建技术,制作相关的展览素材。并试图在最终展览过程中,对多机器人自主决策和自主搭建的关键环节进行展示。

 

学员要求

  1. 对3d打印建造、参数化设计、装配式原竹建筑相关领域有较强兴趣或前期研究、项目参与等基础(相关方向研究生或待申请学生优先)
  2. 熟悉或了解grasshopper基础操作及插件使用
  3. 建筑学、工业设计、自动化、建筑结构等专业背景优先

 


报名指引:

没有帐号:请点击网页右上角“登录”按钮,点击“创建新帐号”创建您的帐号,然后登录用户中心,进入工作营报名完成报名信息的提交。
已有帐号:请点击网页右上角“登录”按钮,登录用户中心,进入工作营报名完成报名信息的提交。

现在去报名